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期中教学质量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特制订本办法。
一、检查目的
通过检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改革意识,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强化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强化广大学生学习意识、成才意识,培育优良学风,从而在全校形成教学秩序井然、管理规范科学、学生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教学管理及后勤保障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总结经验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检查内容
(一)常规检查内容
1.教师方面
(1)教学态度、教学纪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书育人、教学研究情况;
(2)学期授课计划执行情况;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
(3)习题课、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教学情况;
(4)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课堂出勤率情况;
(2)各门课程学习效果及负担情况,作业、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及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3)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教学的兴趣和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等;
(4)学生校内外实验、实习、设计、创新实践活动情况。
3.教学管理方面
(1)院、系、教研室负责人抓教学工作的情况:听课时数、次数,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与做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情况,师资队伍培养情况等。
(2)教学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情况,教学制度执行情况等。
(3)实验教学内容更新情况,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及效果,实验室开放运行情况。
4.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
(1)教学单位对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视情况;
(2)国家级、省级、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改进措施(包括特色专业、品牌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创新基地、产业计划、专业综合改革等有关项目)。
5.教学保障方面
(1)教室、实验室等是否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设施使用、维修及运行状况(教室、语音室、实验室、机房、多媒体设备等)。
(2)相关部门、单位为教学服务情况。
(3)相关后勤保障情况。
(二)重点检查内容
每学期的检查,除进行上述常规检查外,同时还应根据该年度或学期的重点工作确定重点检查内容。
三、检查方式
(一)组织听课
1.系部(教研室)组织本单位教师听课。
2.各教学单位组织本单位领导、督导听课。
3.校领导、督导及职能部门领导听课。
4.根据实际情况,各教学单位组织公开课或观摩课。
(二)检查教学文件和学生作业
1.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进行全面检查。
2.抽查学生作业,对于毕业班要求检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对实验课,根据实验教学大纲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检查教研活动记录及档案。
(三)召开座谈会及开展问卷调查
1.有计划地召开不同年级、有代表性的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听取对教学和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问卷调查。由院、系、部向学生发放教学情况调查表征询学生对教学的意见。
3.教务处组织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或进行个别交谈)。
四、工作要求
(一)各教学单位要重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制订周密的检查计划,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实事求是,杜绝走过场。
(二)各教学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确定不同学期的检查重点,争取每次检查都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各教学单位要召开期中教学检查专题会议,边检查,边改进,边建设,讲求实效。
(四)各教学单位的检查要全面,要认真自查,并听取各方面意见,改进工作,落到实处。
(五)各教学单位的总结要全面,做到有数据、有材料,建议和措施要具体。
(六)各教学单位要做好期中教学检查的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五、时间安排
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第9~12周进行,用4周左右的时间进行。
(一)一般前3周为集中检查阶段,后1周安排召开师生座谈会和学院总结。
(二)各学院每学期于第9周初报检查方案,第12周结束前报总结材料。所报材料以纸档和电子档两种形式交教务处教学研究科。
六、总结汇报
(一)期中教学检查结束后,各教学单位要召开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会,认真总结成绩和经验,发现和表扬先进,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学校为全面了解各教学单位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情况,在期中教学检查结束后,将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工作通报会。分析、研究期中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改进工作措施。
七、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自2012年春季学期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