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由江汉大学委托慧科集团举办的江汉大学2021年度通识教育实践项目“Python数据科学训练营”举行了结营仪式。同学们通过十天的学习与实训,理解专业知识应用场景,强化利用数据技术来分析问题、支持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训练营中提升对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的认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综合素质。
副校长李卫东教授、教务处周昕处长、杨俊杰副处长,慧科集团合伙人、高级副总裁管刚,湖北省总经理郭颂等学校领导及企业代表出席结营仪式。
结营仪式上,李卫东副校长讲话表示,训练营是培养和发展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深入推进了江汉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新工科建设,也创新了实践培养体系。将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同学聚集起来,将大家的专业知识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知识结构的复合交叉,这必将有助于大家创新能力提高,提高大家今后的社会职场竞争力。
面对以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为主的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专业建设需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学校促进内涵建设的要求,为推进江汉大学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积极探索构建新型跨学科专业组织形式,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举办了此次暑假训练营。本次训练营面向全校征集学员,最后通过线上学习和选拔,共有15个学院的100名学生入围。训练营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示范案例,首次通过线上直播展示学生团队答辩的环节,并邀请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专家线上场外评分并参与互动。六组同学经过现场激烈的角逐和答辩展示,综合线下老师和线上评审团的分数后,第五组同学《未来就业城市的选择问题》的作品收获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余华同学在结营仪式上发言,他说:“通过本次十天的学习我不光收获了Python相关的知识,提高了编程能力,也收获了友谊。我们搭建了日后Python的学习框架,对Python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一个个小项目案例的学习,大大激发了我对编程的兴趣。”来自法语专业的徐辰同学表示,利用暑期学习一门自己喜欢的语言是一次对自己能力提升机会,同时也有助于自己之后的就业实践。训练营与日常上课有很多不同,在训练营中感受到了课程学习的压力更大,内容也更加丰富。虽然有些辛苦,但是看到自己做出的模型和作品,感觉到十分有成就感。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吴焱同学说:“最开始的时候,对于跨专业的学习表示有些惧怕,但是学于其中也感受到了编程学习的乐趣。训练营有序的学习计划让自己感受到了时间规划的重要性,这点对于自己今后的成长很有益处。身处团队之中,也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中交流的重要性。自己觉得收获最大的是,这个训练营让我学习到了一种新的思维,编程思维其实可以利用到很多领域去解决问题。”
本次训练营的设计采用了实例分析、实境训练、实战检验的“三实”模式,重视课程知识前置学习以及实境操作,以真实案例驱动教学,实操对应编程及数据结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江汉大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一次尝试,也是优化教学实践模式的校企合作试点。今后,教务处还将联合相关学院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断探索复合交叉型人才培养路径。
教务处
2021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