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 题:新编世界地图:历史与科学的交融
二、主 讲: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三、时 间:5月8日(星期三)14:00——16:00
四、地 点:图书馆报告厅
五、举 办: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
主讲简介
郝晓光,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测绘专业,理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第13次南极科考队中山站越冬队员,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南北极考察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地学前缘》编委、《地球物理学进展》编委,《湖北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专题组稿人;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地图学、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研究;出版著作五部,出版新编世界地图7部,创作“诗配照”500余首,发表论文150余篇;讲座《新编世界地图:历史与科学的交融》于2011年11月和2014年9月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和“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讲坛”,讲座《中国地图藏南地名补白研究》于2016年4月和2017年4月再次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和“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讲坛”;2012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2017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讲内容简介:
传统世界地图于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我国,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然而,传统世界地图适合表达东西半球的地理关系,却不适合表达南北半球的地理关系。新编世界地图以东西南北四种不同的视角,从经度和纬度两种方向将中国与世界的地理关系展现了出来,给大家前所未有的“世界观”。本次讲座不是空洞的介绍新编世界地图,而是以历史与科学的角度展示“新的科学理念”,为科技文化创新的历史使命注入无穷的活力。从“中心论VS双经双纬、地圆说VS天圆地方、浑天说VS盖天说、塞防论VS海防论、世界地图VS地球仪”五个方面介绍传统世界地图的发展、局限性以及其发展新世界地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现今,新编世界地图已被国家科考项目和国际知名机构采用、原稿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特别是所提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北扩方案”被国家采纳,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新编世界地图正走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的万户千家,给人们带来崭新的科学理念,实现着文化创新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