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Curriculum for Sport Science
专业类代码:0402
一、大类培养特色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行分类招生,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按体育学类入学。前3学期按照体育学类进行学习,修读通识教育课程和体育学类基础课程。第4学期按照学校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学生在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两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大类培养基本学制为4年,前3学期为基础培养阶段,后5学期为专业教育阶段,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175学分,达到毕业与学位要求者,按所学专业授予毕业证书和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
二、基本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要求
1.热爱祖国,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诚信做人;
2.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初步形成和掌握进行教育创新的思想和方法;
3.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及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专长;
5.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6. 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四、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 程 类 别 及 内 容 | 至少应 修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公共课程 | 34.5 | 19.7 | ||||
选修 | 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 (含江汉大讲坛) | 7+1 | 4.6 | |||||
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 | 6 | 3.4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基础课程 | 30 | 17.1 | ||||
选修 | 拓展课程 | 10 | 5.7 | |||||
专业课程 | 必修 | 体育教育专业 | 16 | 9.1 | ||||
社会体育专业 | 15 | 8.5 | ||||||
选修 | 体育教育专业 | 43.5 | 24.9 | |||||
社会体育专业 | 44.5 | 25.5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体育教育专业 | 27 | 15.5 | ||||
社会体育专业 | 27 | 15.5 | ||||||
选修 | 体育教育专业 | |||||||
社会体育专业 | ||||||||
课外创新实践 | 5 | 不计入总学分 | ||||||
毕业最低 应修学分 | 175+5 (5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 必修 | 体育教育专业 | 61.4% | 实践教学 学分占比 | 体育教育专业 | 27.2% | |
社会体育专业 | 60.8% | |||||||
选修 | 体育教育专业 | 38.6% | ||||||
社会体育专业 | 39.2% | 社会体育专业 | 29.5% | |||||
注:本表统计含专业教育阶段所修课程。统计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时,含单独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单设实验课、课程内上机、实践及实验学时折算学分。课程内研习学时不统计。
五、大类教育阶段课程指导性修读计划表
课 程 类 别 | 修读 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建议 修读 学期 | 修读说明 | ||||
总 计 | 讲 授 | 研 习 | 实 验 | 实 践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 修 | 411501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arxist Philosophy | 3 | 48 | 32 | 12 | 4 | 春、秋 | 2 | ||
411502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6 | 96 | 48 | 16 | 32 | 春、秋 | 3 | ||||
411503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ivic & Legal Education | 3 | 48 | 28 | 12 | 8 | 春、秋 | 1 | ||||
411502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odern &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 2 | 32 | 20 | 8 | 4 | 春、秋 | 4 | ||||
411402021 | 大学英语(读写译)1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1 | 1.5 | 24 | 20 | 4 | 春、秋 | 1 | 学生选修一个语种 | ||||
411402006 | 大学英语(读写译)②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② | 2 | 32 | 24 | 8 | 春、秋 | 2 | |||||
411402007 | 大学英语(读写译)③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③ | 2 | 32 | 24 | 8 | 春、秋 | 3 | |||||
411402008 | 大学英语(读写译)④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④ | 2 | 32 | 24 | 8 | 春、秋 | 4 | |||||
411402022 | 大学英语(听力)1 College English(Listening) 1 | 1 | 16 | 16 | 春、秋 | 1 | ||||||
411402023 | 大学英语(听力)2 College English(Listening)2 | 1 | 16 | 16 | 春、秋 | 2 | ||||||
411402024 | 大学英语(口语)1 College English(Speaking) | 1.5 | 24 | 20 | 4 | 春、秋 | 1 | |||||
411402025 | 大学英语(口语)2 College English(Speaking) 2 | 2 | 32 | 24 | 8 | 春、秋 | 2 | |||||
411403001-4 | 大学法语①-④ French①-④ | 13 | 208 | 138 | 70 | 春、秋 | 1-4 | |||||
411401001-4 | 大学德语①-④ German①-④ | 13 | 208 | 138 | 70 | 春、秋 | 1-4 | |||||
411405001-4 | 大学日语①-④ Japanese①-④ | 13 | 208 | 138 | 70 | 春、秋 | 1-4 | |||||
410803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 3 | 48 | 32 | 16 | 秋 | 1 | |||||
419001002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1 | 36 | 26 | 10 | 秋 | 2 | 专题 讲授课 | ||||
419301001-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含创业教育) Employment and Career Develo- pment Guide | 1 | 16 | 16 | 春、秋 | 2,6 | ||||||
41030307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sychological Health | 0.5 | 16 | 16 | 春、秋 | 2、7 | ||||||
411503002 | 形势与政策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Current Issues | 2 | 64 | 32 | 32 | 春、秋 | 2-6 | |||||
小 计 | 34.5 | 612 | 418 | 130 | 16 | 48 |
课 程 类 别 | 修 读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建议 修读 学期 | 修读 说明 | |||||
总 计 | 讲 授 | 研 习 | 实 验 | 实 践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选 修 | 公共选修课程(含江汉大讲坛) | ≥8 | 春、秋 | 2-7 | 要求参加江汉大讲坛至少8次,取得1学分 | |||||||
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 | ≥6 | 春、秋 | 2-5 | 大学语文开设文学鉴赏与写作、中国语文、应用文写作3门课程,学生至少选择1门 | |||||||||
小 计 | ≥14 | ||||||||||||
总计学分 | ≥48.5 | ||||||||||||
学 科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 411301141 | 体育专业导论 Introduction to Sports Science MajoMajor | 1 | 16 | 12 | 4 | 秋 | 1 | ||||
411301126 | 运动解剖学 Sports Anatomy | 4 | 64 | 56 | 8 | 秋 | 1 | ||||||
411301167 | 体育概论 | 1 | 16 | 14 | 2 | 秋 | 1 | ||||||
411301130 | 运动生理学 Sports Physiology | 4 | 64 | 56 | 8 | 春 | 2 | ||||||
411301181 | 体育社会学 Sports Sociology | 2 | 32 | 32 | 春 | 2 | |||||||
411301194 | 田径 Track and Field | 4 | 64 | 64 | 秋 | 1 | |||||||
411301157 | 体操 Gymnastics | 4 | 64 | 64 | 秋 | 1 | |||||||
411301020 | 篮球 Basketball | 2 | 32 | 32 | 秋 | 2 | |||||||
411301142 | 足球 | 2 | 32 | 32 | 春 | 2 | |||||||
411301116 | 游泳与救护 Swimming and Rescue | 2 | 32 | 32 | 春 | 2 | |||||||
411301028 | 排球 Volleyball | 2 | 32 | 32 | 秋 | 3 | |||||||
411301107 | 武术 Martial Arts | 2 | 32 | 32 | 秋 | 3 | |||||||
小 计 | 30 | 480 | 458 | 16 | 6 | ||||||||
选 修 | 411301084 | 体育统计学 Physical Education Statistics | 2 | 32 | 24 | 8 | 春 | 2 | |||||
411301131 | 运动生物力学 Sports Biomechanics | 2 | 32 | 24 | 8 | 春 | 2 | ||||||
411301082 | 体育史 | 1 | 16 | 16 | 春 | 2 | |||||||
411301058 |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of Physical Training | 1 | 16 | 8 | 8 | 春 | 2 | ||||||
411301322 | 运动生物化学 Sports Biochemistry | 2 | 32 | 24 | 8 | 秋 | 3 | ||||||
课 程 类 别 | 修 读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建议 修读 学期 | 修读 说明 | ||||
总 计 | 讲 授 | 研 习 | 实 验 | 实 践 | ||||||||
学 科 基 础 课 程 | 选 修 | 411301101 | 奥林匹克运动 | 1 | 16 | 16 | 秋 | 3 | ||||
411301071 | 体育绘图 Physical Education Drawing | 1 | 16 | 10 | 6 | 秋 | 3 | |||||
411301009 | 健美操 Aerobics | 2 | 32 | 32 | 春 | 2 | ||||||
411301120 | 羽毛球 Badminton | 2 | 32 | 32 | 春 | 2 | ||||||
411301101 | 网球 Tennis | 2 | 32 | 32 | 秋 | 3 | ||||||
411301032 | 乒乓球 Table-tennis | 2 | 32 | 32 | 秋 | 3 | ||||||
411301086 | 体育舞蹈 Sports Dance | 2 | 32 | 32 | 秋 | 3 | ||||||
小 计 | 20 | 320 | 282 | 24 | 14 | |||||||
合计: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至少修读 40 学分,其中必修 30 学分,选修 10 学分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必 修 | 409001001 | 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 | 1 | 2周 | 2周 | 1 | |||||
401301011 | 专业见习 Specialized Internship | 1 | 1周 | 1周 | 2 | |||||||
小 计 | 2 | |||||||||||
选 修 | 课外创新实践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Practice | 5 | 1-8 | 不计入总学分 | ||||||||
小 计 | ≥5 | |||||||||||
合计:实践环节要求至少修读 2 学分,其中必修 2 学分。 |
注: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环节只安排前3学期。
六、课外创新实践
类别 | 项 目 | 认定标准 | 学分 | 备注 |
Ⅰ 竞 赛 类 | 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 | 省级一等奖以上 | 4 | 非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降一档,即参照上述标准分别降1学分 |
省二等奖 | 3 | |||
省三等奖 | 2 | |||
参加校级学科竞赛 | 一等奖 | 1.5 | ||
二等奖 | 1 | |||
三等奖 | 0.5 | |||
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培训 | 1周以上,经考核成绩合格 | 0.5 | ||
Ⅱ 科 研 类 | 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译文) | 核心刊物 | 3 | 学生本人须为第一作者 |
国家级一般刊物 | 2 | |||
省级刊物 | 1 | |||
市级刊物 | 0.5 | |||
发表文艺作品(诗歌、小说、散文、绘画或翻译作品等) | 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 | 1 | ||
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 | 省级一等奖 | 4 | ||
省级二等奖 | 3 | |||
省级三等、市级一等奖 | 2 | |||
市级二等奖 | 1 | |||
市级三等奖 | 0.5 |
类别 | 项 目 | 认定标准 | 学分 | 备注 |
Ⅱ 科 研 类 | 获得国家专利 | 发明专利 | 3 | 需提供相关部门的受理证明材料 |
实用新型专利 | 1.5 | |||
外观设计专利 | 1 | |||
申请发明专利 | 0.5 | |||
科研训练 | 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 | 0.5 | ||
承担学校批准的学术科技项目,完成并结题 | 1 | |||
参加专业社会调查,撰写3000字以上的专业调查报告 | 0.5 | |||
Ⅲ 技能类 | 参加国家统一计算机等级考试 | 取得等级证书 | 1 | |
参加全省统一普通话水平测试 | 取得等级证书 | 1 | ||
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 | 英语四级达到568分或六级达到425分;其他语种四级优秀或六级合格 | 1 | ||
取得国家劳动和人事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 取得证书 | 1 | ||
Ⅳ 专业类 | 课外参加设计研究型等开放实验 | 达到16学时,考核合格 | 0.5 | 实验报告和结题报告经指导教师批改 |
省级及以上体育竞赛成绩 | 1-3名 | 4 | 体育专业选 | |
4-6名 | 3 | |||
7-8名 | 2 | |||
市级体育竞赛成绩(含校级比赛) | 第一名 | 2 | ||
第二名 | 1 | |||
第三名 | 0.5 | |||
学院比赛 | 第一名 | 1 | ||
参加比赛或参加裁判工作所获得的荣誉。如优秀裁判、先进个人等 | 省级 | 3 | ||
市级 | 2 | |||
校级 | 1 | |||
获得国家裁判员证书 | 一级 | 3 | ||
二级 | 2 | |||
三级 | 1 | |||
参加各级比赛的裁判工作 | 省级 | 2 | ||
市级 | 1 | |||
参加各级赛事的志愿者活动 | 国际级比赛 | 3 | ||
国家级比赛 | 2 | |||
省市级比赛 | 1 | |||
参加学院组织的素质测试并达标 | 1 | |||
参加学院组织的社区指导达到三次以上 | 1 | |||
参加学院组织的小助教活动达一学期 | 1 | |||
V 创业类 | 创业讲座 | 参加三次以上创业报告会 | 1 | |
创业项目 | 参加创业比赛获一等奖 | 5 | 负责人计满分,排名第二以下依次减少0.5分 | |
参加创业比赛获二等奖 | 4 | |||
参加创业比赛获三等奖 | 3 | |||
获得学校一等创业基金 | 3 | |||
获得学校二等创业基金 | 2 | |||
获得学校三等创业基金 | 1 | |||
创业实践 | 成立公司或入驻创业园 | 4 | ||
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或地方创业基金 | 4 |
注:课外创新实践可以1-8学期完成,毕业前必须至少达到5学分,科研类至少1学分,创业类至少达到1学分。
七、大类培养阶段教学周进程安排表
周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
一 | 入学 | 军训 | 理论教学 | 考试 实践 机动 | ||||||||||||||||||||||||
二 | 理论教学 | 专业见习、考试、机动 | ||||||||||||||||||||||||||
三 | 理论教学 | 考试 实践 机动 | ||||||||||||||||||||||||||
八、说明
1.通识教育课程、课外创新实践环节可以延续到专业培养阶段完成;
2.学科基础课程及安排在大类培养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在前3学期完成;
3.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分为文史法、教育心理、经管、理工、艺术体育、生命医学等6类,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类,取得7学分,至少应参加8次江汉大讲坛,取得1学分。
4. 跨学院课程的6个学分中,大学语文作为非中文系学生必须至少选择一门修读,学分计入通识教育跨学科课程学分。大学语文开设3门课程,分别文学鉴赏与写作1个学分、中国语文1.5个、应用文写作2个学分,学生至少选择1门。
5. 体育专业学生建议在第三学期选择大学语文类课程。
培养方案制订负责人:朱欣华、贾鹏 教学院长: 刘胜 院长: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