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Curriculum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专业类代码:0807
一、大类培养特色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实行分类招生,学生进校时不分专业,按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入学,前3学期按照电子信息学大类进行学习,修读通识教育课程和电子信息学类基础课程,第4学期按照学校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学生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这3个专业选择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大类培养基本学制为4年,前3学期为基础培养阶段,后5学期为专业教育阶段,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185学分,达到毕业与学位要求者,按所学专业授予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二、基本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信息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基本培养规格要求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诚信做人。
2. 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扎实的电子信息学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进行教育创新和科学技术创造的思想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3. 具备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精神的健全人格。
4.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6. 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7. 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应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
8. 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四、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 程 类 别 | 至少应修学分 | 占总学分比例 %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公共课程 | 41.5 | 22.4 | |||
选修 | 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含江汉大讲坛1) | 7+1 | 4.3 | ||||
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 | 6 | 3.2 | |||||
学科基础课程 | 必修 | 基础课程 | 45.5 | 24.6 | |||
选修 | 拓展课程 | 5 | 2.7 | ||||
专业课程 | 必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24 | 12.9 | |||
通信工程专业 | 24 | 12.9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27/25.5 | 14.6/13.8 | |||||
选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23 | 12.4 | ||||
通信工程专业 | 23 | 12.4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18/19.5 | 9.7/10.5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30 | 16.2 | |||
通信工程专业 | 30 | 16.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22 | 11.8 | |||||
选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2 | 1.08 | ||||
通信工程专业 | 2 | 1.08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 4 | 2.16 | |||||
课外创新实践 | 5 | 不计入总学分 | |||||
毕业最低 应修学分 | 185+5 (5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 必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141学分 | 76.2% | 实践教学学分占比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 35.2% |
通信工程专业141学分 | 76.2%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A模块145学分/B模块143.5学分 | 78.3.% 77.5% | 通信工程专业 | 33.0% | ||||
选修 |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4学分 | 23.3% | |||||
通信工程专业44学分 | 23.7% | 光电信息科学与 工程专业 | 31.1% 35.1%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A模块40学分/ B模块41.5学分 | 22.7% 22.5% |
注:本表统计含专业教育阶段所修课程。统计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时,含单独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单设实验课、课程内上机、实践及实验学时折算学分。课程内研习学时不统计。
五、大类培养阶段指导性课程修读计划表
课 程 类 别 | 修 读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建议 修读 学期 | 修读 说明 | ||||
总 计 | 讲 授 | 研习 | 实验 | 实 践 | ||||||||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 修 | 41150100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Marxist Philosophy | 3 | 48 | 32 | 12 | 4 | 春、秋 | 1 | ||
411503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Civic & Legal Education | 3 | 48 | 28 | 12 | 8 | 春、秋 | 2 | ||||
411502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odern &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 2 | 32 | 24 | 8 | 4 | 春、秋 | 3 | ||||
411502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 acteristics | 6 | 96 | 48 | 16 | 32 | 春、秋 | 4 | ||||
411402021 | 大学英语(读写译)1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1 | 1.5 | 24 | 20 | 4 | 春、秋 | 1 | 学生选修一个语种 | ||||
411402006 | 大学英语(读写译)②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② | 2 | 32 | 24 | 8 | 春、秋 | 2 | |||||
411402007 | 大学英语(读写译)③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③ | 2 | 32 | 24 | 8 | 春、秋 | 3 | |||||
411402008 | 大学英语(读写译)④ College English(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④ | 2 | 32 | 24 | 8 | 春、秋 | 4 | |||||
411402022 | 大学英语(听力)1 College English(Listening) 1 | 1 | 16 | 16 | 春、秋 | 1 | ||||||
411402023 | 大学英语(听力)2 College English(Listening)2 | 1 | 16 | 16 | 春、秋 | 2 | ||||||
411402024 | 大学英语(口语)1 College English(Speaking) | 1.5 | 24 | 20 | 4 | 春、秋 | 1 | |||||
411402025 | 大学英语(口语)2 College English(Speaking) 2 | 2 | 32 | 24 | 8 | 春、秋 | 2 | |||||
411403001-4 | 大学法语①-④ French①-④ | 13 | 208 | 138 | 70 | 春、秋 | 1-4 | |||||
411401001-4 | 大学德语①-④ German①-④ | 13 | 208 | 138 | 70 | 春、秋 | 1-4 | |||||
411405001-4 | 大学日语①-④ Japanese①-④ | 13 | 208 | 138 | 70 | 春、秋 | 1-4 | |||||
410803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 3 | 48 | 32 | 16 | 春、秋 | 1 | |||||
410803003 |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Computer Programming (C Language) | 3 | 48 | 32 | 16 | 春、秋 | 2 | 学生任选一种 | ||||
410803007 | 程序设计基础(VF) Computer Programming (Visual FoxPro) | 3 | 48 | 32 | 16 | 春、秋 | 2 | |||||
410803005 | 程序设计基础(VB) Computer Programming (Visual Basic) | 3 | 48 | 32 | 16 | 春、秋 | 2 | |||||
410803009 | 程序设计基础(Java) Computer Programming (Java) | 3 | 48 | 32 | 16 | 春、秋 | 2 | |||||
410802084 | 程序设计基础(Access) Computer Programming (Access) | 3 | 48 | 32 | 16 | 春、秋 | 2 |
课 程 类 别 | 修 读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建议 修读 学期 | 修读 说明 | ||||
总 计 | 讲 授 | 研 习 | 实 验 | 实 践 | ||||||||
通 识 教 育 课 程 | 必 修 | 411303001 | 大学体育① Physical Education ① | 1 | 32 | 28 | 4 | 春、秋 | 1 | |||
411303003 | 体育选项Ⅰ Physical Education Ⅰ | 1 | 32 | 28 | 4 | 春、秋 | 2 | |||||
411303004 | 体育选项Ⅱ Optional Sport Ⅱ | 1 | 32 | 28 | 4 | 春、秋 | 3 | |||||
411303012 | 体育选项Ⅲ Optional Sport Ⅲ | 1 | 32 | 28 | 4 | 春、秋 | 4 | |||||
419001002 | 军事理论 Military Theory | 36 | 26 | 10 | 春、秋 | 1-2 | 专题讲授课 | |||||
419301001-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含创业教育) Employment and Career Devele- lopment Guide | 1 | 16 | 16 | 春、秋 | 2,6 | ||||||
410303070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sychological Health | 0.5 | 16 | 16 | 春、秋 | 1-2 | ||||||
411503002 |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Analysis | 2 | 64 | 32 | 32 | 春、秋 | 1-6 | |||||
小 计 | 41.5 | 788 | 562 | 130 | 32 | 64 | ||||||
选 修 | 公共选修(任选)课程(含江汉大讲坛) | ≥8 | 春、秋 | 2-7 | 要求江汉大讲坛至少参加8次,取得1学分 | |||||||
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 | ≥6 | 春、秋 | 2-5 | |||||||||
小 计 | ≥14 | |||||||||||
总学分至少修读55.5学分,其中必修41.5学分,选修至少14学分 | ||||||||||||
学 科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 410703017 | 电气信息导论 Introduction 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1 | 16 | 12 | 4 | 秋 | 1 | |||
410801001 | 高等数学Ⅰ① Higher MathematicsⅠ① | 5 | 80 | 58 | 22 | 秋 | 1 | |||||
410801002 | 高等数学Ⅰ② Higher MathematicsⅠ② | 6 | 96 | 72 | 24 | 春 | 2 | |||||
410701001 | 大学物理Ⅰ① University PhysicsⅠ① | 4 | 64 | 48 | 16 | 春 | 2 | |||||
410701002 | 大学物理Ⅰ② University PhysicsⅠ② | 3 | 48 | 36 | 12 | 秋 | 3 | |||||
410701003 | 大学物理实验Ⅰ① Experiment of University PhysicsⅠ① | 1 | 32 | 32 | 春 | 2 | ||||||
410701004 | 大学物理实验Ⅰ② Experiment of University PhysicsⅠ② | 1 | 32 | 32 | 秋 | 3 | ||||||
410801007 | 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 | 2.5 | 40 | 30 | 10 | 秋 | 1 | |||||
410801009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 3 | 48 | 36 | 12 | 春 | 2 |
课 程 类 别 | 修 读 性 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学时 | 开课 学期 | 建议 修读 学期 | 修读说明 | ||||
总 计 | 讲 授 | 研 习 | 实 验 | 实 践 | ||||||||
学 科 基 础 课 程 | 必 修 | 410602012 | 工程制图 Engineering Drawing | 2.5 | 40 | 30 | 10 | 秋 | 1 | |||
410703016 | 电路理论※ Theory of Circuitry | 5 | 80 | 46 | 16 | 18 | 春 | 2 | ||||
410703043 | 模拟电子技术※ Analog Electronics Technique | 3.5 | 56 | 42 | 14 | 秋 | 3 | |||||
410703044 |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Experiment of Analog Electronics Technique | 1 | 32 | 32 | 秋 | 3 | ||||||
410703049 |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ique | 3 | 48 | 36 | 12 | 秋 | 3 | |||||
410703050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Experiment of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ique | 1 | 28 | 28 | 秋 | 3 | ||||||
410801011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Functions of Complex Variables and Integral Transformations | 3 | 48 | 36 | 12 | 秋 | 3 | |||||
小 计 | 45.5 | 788 | 482 | 164 | 142 | |||||||
选 修 | 418801009 | 科技文献检索 Sci-tech Literature Retrieval | 1.5 | 24 | 18 | 6 | 春 | 2 | ||||
410802049 | 软件基础 Basis of Software | 3.5 | 56 | 30 | 10 | 16 | 秋 | 3 | ||||
小 计 | 5 | 80 | 48 | 16 | 16 | |||||||
合计: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至少修读 50.5 学分,其中必修 45.5 学分,选修 5 学分 | ||||||||||||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必 修 | 409001001 | 军事训练 Military Training | 1 | 秋 | 1 | ||||||
400703019 | 专业认识实习 Specialized Cognitive Intership | 1 | 春 | 2 | ||||||||
409201003 | 工程训练Ⅲ(金工实习) Engineering Training Ⅲ (Metalworking Internship) | 1 | 秋 | 2 | ||||||||
409201004 | 工程训练Ⅳ(电工实习) Engineering Training Ⅳ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ternship) | 1 | 秋 | 3 | ||||||||
400703011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Analog Electronics Technique Course Project | 2 | 秋 | 3 | ||||||||
400703015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ique Course Project | 2 | 春 | 4 | ||||||||
小 计 | 8 | |||||||||||
选 修 | 课外创新实践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Practice | ≥5 | ||||||||||
合计:实践环节要求修读8学分,必修8学分,选修5学分(课外创新实践5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
注: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环节只安排前3学期。
六、课外创新实践
类别 | 项 目 | 认定标准 | 学分 | 备注 |
Ⅰ 竞 赛 类 | 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体育比赛为体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 | 省级一等奖以上 | 4 | 非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学科竞赛降一档,即参照上述标准分别降1学分 |
省二等奖 | 3 | |||
省三等奖 | 2 | |||
参加校级学科竞赛 | 一等奖 | 1.5 | ||
二等奖 | 1 | |||
三等奖 | 0.5 | |||
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培训 | 1周以上,经考核成绩合格 | 0.5 | ||
Ⅱ 科 研 类 | 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译文) | 核心刊物 | 3 | 学生本人须为第一作者 |
国家级一般刊物 | 2 | |||
省级刊物 | 1 | |||
市级刊物 | 0.5 | |||
发表文艺作品(诗歌、小说、散文、绘画或翻译作品等) | 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 | 1 | ||
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 | 省级一等奖 | 4 | ||
省级二等奖 | 3 | |||
省级三等、市级一等奖 | 2 | |||
市级二等奖 | 1 | |||
市级三等奖 | 0.5 | |||
获得国家专利 | 发明专利 | 3 | ||
实用新型专利 | 1.5 | |||
外观设计专利 | 1 | |||
申请发明专利 | 0.5 | 需提供相关问明部门受理证明材料 | ||
科研训练 | 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 | 0.5 | ||
承担学校批准的学术科技项目,完成并结题 | 1 | |||
参加专业社会调查,撰写3000字以上的专业调查报告 | 0.5 | |||
Ⅲ 技 能 类 | 参加国家统一计算机等级考试 | 取得等级证书 | 1 | |
参加全省统一普通话水平测试 | 取得等级证书 | 1 | ||
参加全国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 | 英语四级达到568分或六级达到425分;其他语种四级优秀或六级合格 | 1 | 非英语类专业 | |
取得国家劳动和人事部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 取得证书 | 1 | 已在公选课中承认学分的不计 | |
Ⅳ 专 业 类 | 课外参加研究型、创新型开放实验 | 达到16学时,考核合格 | 0.5 | 实验报告和结题报告经指导教师批改 |
通信系统综合工程实训 | 完成有关综合课题,并写出设计报告。 | 1 | 完成有关综合课题,并写出设计报告。 | |
V 创 业 类 | 创业讲座 | 参加三次以上创业报告会或相关活动 | 1 | |
创业项目 | 参加创业比赛获一等奖 | 5 | 负责人计满分,排名第二以下依次减少0.5分 | |
参加创业比赛获二等奖 | 4 | |||
参加创业比赛获三等奖 | 3 | |||
获得学校一等创业基金 | 3 | |||
获得学校二等创业基金 | 2 | |||
获得学校三等创业基金 | 1 | |||
创业实践 | 成立公司或入驻创业园 | 4 | ||
获得风险投资基金或地方创业基金 | 4 |
注:课外创新实践毕业前至少达到5学分,科研类至少达到1学分,创业类至少达到1学分。
七、大类培养阶段教学周进程安排表
周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一 | 入学 | 军训 | 理论教学 | 考试 机动 实践 | |||||||||||||||||||||||
二 | 工程训练 | 理论教学 | 专业认识实习 考试 机动 | ||||||||||||||||||||||||
三 | 工程训练 | 理论教学 | 课程设计 | 考试 机动 实践 |
八、说明
1. 通识教育课程、课外创新实践环节可以延续到专业培养阶段完成。
2. 学科基础课程及安排在大类培养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在前3学期完成。
3.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分为文史法、教育心理、经管、理工、艺术体育、生命医学等6类,要求学生至少选修3类,取得7学分,至少应参加8次江汉大讲坛,取得1学分。
培养方案制订负责人: 张霞 教学院长: 侯群 院长: 郑广